![](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5-min.png)
近年来,清远市英德市水边镇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强化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乡村振兴和党员带动致富的“红色引擎”作用,依托本地资源禀赋精准施策,全镇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水边镇无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户232户325人已全部脱贫,2017年实现139户496人脱贫,2018年预脱贫人数为69户209人。
开展“评星定级”激励党员助推脱贫攻坚
2014年3月以来,水边镇探索实行农村党员星级管理新模式,把“帮助困难农户发展生产”、“引进项目或资金,带领群众致富”等34条内容作为对党员进行评星定级的量化指标,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推动乡村振兴的活力和农村党员服务村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评星定级’多了一把衡量的尺子,让党员清晰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事,尤其是看到别人评为三星,就会反思自己的工作情况。”水边镇五角村党总支部书记刘朝珍说。
星级管理模式实施四年来,该镇不少党员在开展脱贫攻坚、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中率先垂范,起到良好示范带动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对村级党建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力度,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水边镇于今年3月选派7名优秀镇中层干部到7个村(社区)党总支部担任副书记。“挂任副书记”任职以来,除了认真履行原岗位职责外,还负责督促、指导村(社区)党总支部及其下辖村(居)民小组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农村党组织和党员“红色引擎”作用日益凸显,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家门口就业增收多措并举助民脱贫
水边镇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在组织引导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增收致富的同时,实现贫困户家门口就业脱贫,不断增强本地脱贫攻坚“造血”功能。
该镇依托本地6万亩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制品加工业,先后引进、成立竹制品加工厂4家。通过从村民手中收购竹子,进而加工成竹签、牙签、造纸原料等产品对外销售,帮助农民致富增收。同时,4家竹厂还以每月2500-4500元工资吸收了近百名贫困村民到工厂就近就业,农忙时还可兼顾农活,有效帮助村民增加家庭收入。
此外,水边镇还通过“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先后成立了2家果蔬专业合作社,带动广大贫困户发展果蔬种植产业。合作社充分依托帮扶企业广百集团强大的销售渠道,大力开展“农超对接”,不仅打通了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也提高销售价格,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该镇充分发挥“金融脱贫”作用,统筹帮扶资金入股农业龙头企业。目前,水边镇统筹的三个项目每年可为水边镇省定贫困村水边社区和黄竹村的有劳动力贫困户增收46.9万元,为分散村增收40.09万元,极大地提高了水边镇贫困户的收入,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目标。